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提升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2016-12-19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


【导   读】

      2016年12月17-18日,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提高质量——教育创新发展之本”展开讨论和交流。在开幕式致词环节,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高屋建瓴地阐释了中国基础教育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也明确了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他更对中国教育学会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中国教育学会能够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努力在做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篇大文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振兴的奠基工程。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规模与质量并重,改革与发展并重,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相关改革,努力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更加公平、质量更高的教育。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办学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新时期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提升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提高教育质量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八一学校并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指明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提升教育质量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受教育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改革创新。


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强健体魄,帮助他们养成健全人格,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


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影响下、信息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特点,提升基础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实效性。


要固本强基,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夯实学生终身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增强他们核心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增强基础教育的活力,有序扩大学校自主权,鼓励和支持学校办出特色,更好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


3

形成一支“四有”教师队伍


要牢牢把握教师这一关键,加快形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当前,教师是制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瓶颈”。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注重提升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对教育、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引导他们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或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统筹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努力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创造条件。


要千方百计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着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让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要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基础教育各项改革


要按照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协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的各项改革,加强教研环节,使各方面工作有机衔接、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要全面总结课程改革的成绩经验,进一步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改变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倾向,坚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扎实推进高考和中考改革,用好考试招生这个指挥棒,引导广大中小学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克服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倾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03

中国教育学会理应承担的责任


中国教育学会作为我国教育系统建会最早、规模最大、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战线的群众性、公益性学术组织,肩负着普及、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参与教育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服务政府教育决策,服务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校长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等重要职责。希望学会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努力在做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篇大文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


学术研究重在解决问题,不能束之高阁。希望学会团结和带动广大专家学者、会员,围绕当前基础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教育决策、学校改革提供支撑。


比如,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提高亲和力和实效性,使其能够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如何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率评价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创新教师培训体系,增强针对性,为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等等。


2

以交流为纽带,搭建广泛深入的沟通互动平台


交流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希望学会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更加宽阔的视野,打通基础教育和社会其他领域的通道,为学校和教师搭建更为有效、便捷的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和信息互动的平台。


认真组织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基础教育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这些优秀成果和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3

以专业为引领,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支持和服务


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方向,这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功能。希望学会组织广大专家学者,紧扣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和实施的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考制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等重点工作,深入地方和中小学开展调研,特别是要针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释疑解惑,给予科学有效的专业指导。


要针对有关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舆论热点问题,组织专家主动发声,积极引导社会和媒体,为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针对个别违反教育规律、危害较大、影响深远的办学行为、教育行为,组织开展讨论,敢于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校长端正办学思想,纠正错误行为,使学校回归到育人、回归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要加强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的普及和宣传,引导社会,教育家长,让“尊重孩子”“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等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十九次年会相关链接  

重磅|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学术年会今日在成都金堂盛大召开!

主旨报告|学有优教、回归教育人本价值是提高教育质量之本

图说会议|全视角重温会议精彩瞬间!

年会|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学术年会今日圆满闭幕!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